
氯虫苯甲酰胺2025:杀虫剂“王者”的现状与未来
一、氯虫苯甲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是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的代表产品,自2008年上市以来,凭借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广谱高效的特性,迅速成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
其通过激活害虫鱼尼丁受体,导致细胞内钙离子失控释放,引发肌肉麻痹死亡,对鳞翅目、鞘翅目等害虫具有卓越防效。
2023年8月13日专利到期后,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内登记证件超400个,原药产能飙升至20万吨/年,市场竞争激烈但仍稳居“霸主”地位。
二、防治对象
氯虫苯甲酰胺以鳞翅目害虫为主攻方向,覆盖以下重点靶标:
■鳞翅目害虫
如大田、经济作物、果蔬上的棉铃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玉米螟、螟虫、桃小食心虫、青虫、钻心虫、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等。
氯虫苯甲酰胺对这类害虫的幼虫具有高度的杀伤力,内吸长效,保护作物叶片,能够有效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
■鞘翅目害虫
如各种作物上的稻象甲、象甲、榆绿毛萤叶甲、黄曲跳甲、十星瓢萤叶甲、马甲虫、榆紫叶甲、杨叶甲、李叶甲等,这些害虫通过啃食作物叶片、茎秆等部位,导致作物生长受阻、产量降低。
氯虫苯甲酰胺对这类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能够显著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双翅目、同翅目害虫
如对双翅目的稻缨蚊、潜叶蝇、果实蝇等;
对同翅目的绿盲蝽、蚜虫、介壳虫、粉虱、木虱、叶蝉等,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三、优势与劣势
优势
①广谱高效
覆盖100+种害虫,氯虫苯甲酰胺防治靶标主要针对鳞翅目,另外对半翅目、鞘翅目、双鳞翅目等非鳞翅目害虫,以及咀嚼式口器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效;应用作物包括大豆、果蔬、水稻、棉花、玉米和其他特种作物等
②毒性低 环境友好
原药低毒,水分散和悬浮剂制剂也为低毒产品,除对家蚕剧毒外,对鸟、蜜蜂和鱼类均为低毒,尤其对鱼类安全,特别适合在养殖稻田,套养鱼类的莲藕田使用。
③活性高、渗透性强
快速渗透传导,正打反死,耐雨水冲刷,可减少施药次数。对各种鳞翅目昆虫均表现出优异的效果。
④多种作用方式
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胃毒为主)多种杀虫方式。
劣势
①抗性问题
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害虫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降低,导致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害虫抗性上升,部分地区防效下降30%。
②抑卵但不杀卵
要想达到更好杀卵效果,防治成龄害虫,建议要复配其他药剂。
③成本下降
随着氯虫苯甲酰胺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原药价格大幅下跌近90%,同时产能增长了20倍,导致市场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目前全球氯虫苯甲酰胺的需求约为1万吨/年,而产能已飙升至20万吨/年,市场供需失衡。氯虫苯甲酰胺已成为2024年跌幅最大的杀虫剂,随着利润空间压缩,部分企业开始转向阿维菌素/甲维盐等替代品
④速效性差
氯虫苯甲酰胺以内吸、胃毒杀虫为主,所以它的速效性偏慢。施药后,需要48到72个小时才能看到明显的死虫。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复配用药也成为是氯虫苯甲酰胺下一步的必然选择。
四、复配成分选择
氯虫苯甲酰胺堪称“万金油”,现在市场上氯虫苯甲酰胺产品以复配的为主,因为其具有协同增效、提升杀虫速度、降低成本和延缓抗性等重要意义,复配已成为市场主流。
常见的有高效氯氟氰菊酯、虫螨腈、阿维菌素、甲维盐、噻虫嗪、噻虫胺、吡蚜酮、茚虫威、杀虫单、虱螨脲、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氧虫酰肼、呋虫胺、吡虫啉、三氟苯嘧啶、多杀霉素、灭幼脲等与之复配。比如:
①+阿维菌素/甲维盐
速效、长效、触杀增效,提升对夜蛾科害虫的击倒速度。
②+ 噻虫嗪/吡蚜酮/噻虫胺
内吸,触杀,针对大虫(鳞翅目),小虫(刺吸式),地下害虫都有防治效果。
③+虫螨腈/虱螨脲/茚虫威
协同防治针对抗性大虫,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④+杀虫单
胃毒、触杀、内吸、熏蒸、杀卵,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有特效。
⑤+菊酯类产品
内吸、触杀、胃毒,对大虫,小虫都有很好的作用。速效持效,不易产生抗性。
……
五、未来趋势
①纳米等新工艺
氯虫苯甲酰胺登记更多是悬浮剂、可分散油悬浮剂等,纳米化以后,被作物吸收利用更彻底,防虫效果也会更加优异,降低用量,防效提高20%。
② 颗粒剂/药肥
氯虫苯甲酰胺在地下颗粒剂登记的增加,药肥也是未来的潜力增量市场。
③高含量单剂
氯虫苯甲酰胺的高含量制剂意味着对原药的品质要求更高,这样的产品可以提供更彻底的杀虫效果,同时减少使用量。
④复配制剂的研发
进一步研究氯虫苯甲酰胺与其他杀虫剂复配的机理,探索新的复配方式如纳米复配、生物源复配等,以提高杀虫剂的使用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⑤新市场、新场景的拓展
目前氯虫苯甲酰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上,经济作物市场将是未来企业重点开发的市场。
另外国内产能过剩背景下,开拓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结语
氯虫苯甲酰胺虽面临抗性与价格战的双重挑战,但随着氯虫苯甲酰胺产品登记证件的增加、作物范围的拓展、防治对象的扩展、新剂型的开发、新混剂的开拓,氯虫苯甲酰胺及其混剂产品在未来植保市场将具有更大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前景无限。仍是未来十年杀虫剂市场的核心力量。
游客可直接评论,建议先注册为会员后评论!

以上评论仅代表会员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农药网观点!